第(1/3)页 张永德去后,枢密院副使之位改由杨业接任,东部战区指挥使则交由原武胜节度使宋偓之子、副将宋元吉担任。 宋偓其人,原为后唐天德节度使宋瑶之孙、后晋汜水关使宋廷浩长子,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,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婿。 显德三年(956年),宋偓曾随世宗攻取淮南,累升至武胜节度使。 昭武军改之后,宋偓仅保留了节度使之称号,此后并未于军中效力。 宋偓长子宋元吉,在元圣十年之前,就已升任了东部战区副将,可堪大任。 枢密院副使之位拟定人选之后,柴宗训依次召见了内阁诸学士,以及曹彬、潘美二人。 商议之事,便是柴宗训打算在迁都之后着手安排之事。 “陛下,按道理说,这事您大可不必问臣等的意见,臣听说您连内阁大学士都一一见过了?” “不错,他们大多数也都同意朕的想法,只有一点要求。” “内阁的要求,臣一猜便知。陛下,我大周在您手里,疆域已远超过了汉唐,开历代之最。朝廷民间皆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,您所开创的一切,都为大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,此事您完全可以乾纲独断。” 曹彬自从升任枢密副使之后,越来越能明白柴宗训的难处,虽说枢密院中有两位文官坐镇,武将应该也说得上话。 可事实上,大周往后若迈入长久的太平盛世,内阁各部的势力,将会逐渐地超越枢密院下辖的战区军区,跃居他们之上。 幸而武将所掌握的资源也不少,不然单纯让文官占据所有的重要岗位,大周的未来必定会愈发倒向文臣一边。 “好了,朕知道了,你先退下吧。” 曹彬向来忠于大周,柴宗训自然明白,且从武将的角度出发,这一势力或许可以成为与文臣分庭抗礼的力量之一。 元圣十一年正旦,当晚宫中举行了大周迁都以来,第一次正旦宴会,柴宗训宴请了在京的所有宗室勋贵、文臣武将,只因他要当众宣布一件大事。 觥筹交错之后,众人纷纷推杯换盏,恭祝彼此来年福禄双至。 李纯妍因病情愈发严重,近来已是不大喜欢见客,女阁之事也交由太子妃魏,代为署理,对此柴宗训并无意见。 只是,今日正旦宴会,柴宗训特意遣了童海来传旨,命后宫嫔妃皆要出席。 李纯妍只好拖着病体,硬撑着来参加晚宴,不过桌上的酒,她却是滴酒未沾。 京北府中早有传言,李纯妍身体抱恙,哪个还有胆子向她敬酒,难道不怕生什么变故,继而连累全族。 太子元明如今儿女双全,近来所办差事又颇得柴宗训赞赏,整个人显得格外自信轻松。 百官敬酒之时,太子元明几乎是来者不拒,太子妃魏昭堇忙着照看皇太孙,也没功夫顾着他。 第(1/3)页